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教师“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”“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,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,培养创新思维”。总书记的要求为教师培养指明了方向。培养具有创新教育素养的教师既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,也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。侯小兵研究员带领团队展开研究。2021年8月,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《教师创新教育素养研究》。
该成果从“教育、社会与人的发展”基本原理出发,运用文献研究、调查研究等方法,围绕问题逻辑、内涵意蕴、结构要素、生成机制、实践领域、发展现状、发展因素、生涯发展等进行探索,提出了若干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新观点。一是通过理论建构和实证检验,构建了创新教育素养的知识、能力、情感“三要素”结构模型,深化了对创新教育素养内在结构的理性认识。二是基于素养结构的复杂性和素养生成的融合性,提出了创新教育素养的实践经验、理论思维、教育智慧“三机制”生成模式,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螺旋式上升过程。三是从职前与职后、个体与群体、教育与社会的视角出发,建立了创新教育素养的职前教育、自主意识、文化制度“三维度”分析框架,优化了创新教育素养发展困境和对策分析工具。
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许庆豫教授在成果序言中指出,该书“一定能够在理论上推动教师教育的学术研究,在实践上为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教育改革提供参考。”中国教育经济学会副理事长、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主任、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导师张学敏教授对成果作出评述,“该书围绕创新教育素养的问题逻辑、内涵意蕴、结构要素、生成机制、实践领域、发展现状、发展因素与生涯发展等核心问题展开,逻辑结构合理,方法手段科学,内容层次分明,观点论证充分。”
目前,《教师创新教育素养研究》获得绵阳市第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、涪城区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。